Pi Node节点资料库

pi network 中文节点信息总频道 本频道只发布节点信息和知识,全员禁言频道。
nicolas:“我们在内部构建了两个版本的节点并使用管理员对其进行测试。 我们上周进行了一项测试,本周将进行一项新测试。 一旦我们觉得它准备好了,我们就会推出它供所有人使用。 请耐心等待,由于黑客马拉松,团队也在开发 APi 平台。”

7 月 29日- 凌晨1点 49分
針對這個懷疑病毒警告,我再跟大家說明一下:
AVG這個防毒軟件。本身非常敏感。為什麼會有這個警告?因為有一些中國用戶把節點架設在雲端服務器,估計那個雲端服務器曾經感染過,被AVG紀錄了下來,因此個人用戶電腦才出現這個風險警告❗️

而在Docker中出現的Botnet是門羅幣挖礦病毒。
該病毒是通過在目標電腦的Docker中部署一個Image來感染的,只要把不明的容器關掉就可以了。

攻擊的目標也主要是雲服務器

而且這種病毒主要集中在中國的雲服務商系統中,個人電腦不需要擔心,發現不明Image出現在Docker,而且有不明容器自動運作,手動刪除就可以。

病毒不會破壞電腦。

以下是有關這個病毒的詳細報道
https://therecord.media/teamtnt-botnet-makes-50000-victims-over-the-last-three-months/
命令提示符(command prompt):

wsl -l  查看默认

以下2个命令的输出结果是一样的
wsl -l -v 查看详细默认
wsl --list --verbose 查看详细默认

docker ps -a 查看刀客状况

docker pull pinetwork/pi-node-docker 手动拉取镜像


docker pull pinetwork/pi-node-docker:latest 手动拉取最新镜像

docker images 查看镜像

ipconfig 查看内网ip地址

docker exec -it pi-consensus stellar-core http-command info 常规节点信息

docker exec -it pi-consensus stellar-core http-command peers  节点连接到对等方入站出站信息

docker exec -it  pi-consensus stellar-core http-command quorum?fullkeys=true 查看完整公钥信息

docker exec -it pi-consensus stellar-core http 中执行命令查看加入网络各阶段

netstat/an 显示所开放的端口(备用端口不显示全部打开,用得上的时候,自然会显示打开)

netsh winsock reset 重置Winsock目录借以恢复网络(这个命令可以重新初始化网络环境,以解决由于软件冲突、病毒原因造成的参数错误问题,“注意:当执行完winsock的命令重启计算机后,需要重新配置IP。局域网的话需要DNS选择一下,另外因机而异可能会断网或网速变慢,这个就需要继续再进行解决了。”)

systeminfo 系统信息,包括OS名称、版本等详细信息

msinfo32 在弹出的窗口中就可以看到系统的具体版本号
静态公网Ip动态公网Ip都能有机会成为超级节点候选人,如果情况允许当然选择一个静态公网Ip会更好(IP地址不变动能提高“声望”)。

若选择动态公网Ip,大家要确保Ip地址不会太频繁变更,过于频繁变更会影响超级节点挑选评分

一般正常动态公网Ip地址转换都超过24小时。超过24小时以上才转换Ip地址不算是过于频繁变动


*动态公网Ip地址(由网络运营商提供)在一定时间内都会更换,有些能维持比较久,有的很快,取决于网络运营商。每当动态Ip地址变动,我们都会自动重新在区块网络公布曝光我们的Ip地址让其他节点可以寻找我们。


nicolas:“您的计算机更改 IP 地址的频率越低,它在网络中的知名度就越高,并且连接到它的其他节点就越多。 每次您的 IP 更改时,您都会从头开始。 ”


正常情况下,只要节点开关按钮(小红点)开着且端口正常开放,共识容器(Pi consensus)都会重新自行连接,不必带任何操作。*
中国区已经运行共识容器的节点矿工,被墙期间暂时确保端口31401-31403开放,docker跑pi consensus,白屏可以不必理会,挂着等待新节点版本更新。

Troubleshooting页面显示有输入/出连接数据就是节点基于点对点模式连接到了整个测试链上,但是目前同步数据需要到被封的域名minepi.com上一个服务器上卷曲,所以还暂时同步不了。
现阶段更换硬盘和重装电脑系统需要重新等待项目方授权共识容器(但节点基于Pi账户之前历史测试贡献值项目方都会有数据)。


@nicolas :“@GorgeousDan我强烈建议不要克隆你的节点配置。这会使你在我们的服务器上被标记为“克隆者”,你可能会在将来被取消资格。只需进行一次干净的节点安装,并等待一段时间,以使该安装再次被选中。我们正在添加节点pret这些天太快了。而且你所有安装的数据都没有丢失。如果你的端口在新安装中打开,你会很快被选中,因为我们总是优先考虑超级节点候选以支持其他候选节点。”
2月21日-凌晨1:18



硬盘还能用就暂时用着吧~日后会设定一个选项功能,将区块放在一个自定义位置,更换硬盘就不需要重新等容器。
如何辨别自家网络是公网IP

1. 登录路由器,在路由器运行状态界面找到:WAN IP,然后记录下来;

2. 在百度地址中输入:IP地址查询,百度会把目前的网络IP查询出来;

3. 如果上面2步查询出来的WAN IP和百度IP查询是一致的,则说明所用网络是直接连接到公网的,属于公网IP。
Pi Node Troubleshooting页面中文翻译版
检查Docker版本
Docker在运行期间,查找右下角🐳图标,点右滑鼠键,点About Docker Desktop

查找Docker其他版本下载流程
Docker在运行期间,查找右下角🐳图标,点右滑鼠键,点About Docker Desktop,Release Notes,往下拉能查找其他Docker版本,选择你要下载的版本点击(Download)

查找Docker其他版本链接
docs.docker.com/docker-for-windows/release-notes/


*注意:安装比现有版本还旧的版本不能直接覆盖安装,只有现有版本可以覆盖升级新版本。* Release notes
Docker遇到白屏解决方法
下方Docker窗口点右键(不是右下角的🐳),点击x Close Window(关闭窗口),把Docker窗口关了,成功关闭后,再点击开启Docker,数据就会出来了。

*Docker只要别点击“退出” 按钮,窗口绝对可以在不影响节点和Docker的运行下关闭。

Docker属于后台运行计算机,一般没在手动关闭情况下都能一直运行,你可以先关了Docker窗口再观察你电脑显示屏右下角的🐳还在以确定是否还在运行。
*


Docker只要别点击退出” 按钮,窗口绝对可以在不影响节点和Docker的运行下关闭

Docker属于后台运行计算机,一般没在手动关闭情况下都能一直运行,你可以先关了Docker窗口再观察你电脑显示屏右下角的🐳还在以确定是否还在运行。
通过访问或使用 Pi Network Developer 工具和资源的任何部分,您同意您受制于并将遵守Pi Network Developer 使用条款-中文版
PI 网络开发者使用条款.txt
10.3 KB
pi network 所有官方注册社交账号:

facebook (脸书)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iCoreTeam/

Instagram:
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company/pi-net/

Twitter(推特)
https://twitter.com/PiCoreTeam

LinkedIn(领英)
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company/pi-net/

telegram(电报)
https://t.me/PiAnnouncements
为了停止“死循环”。
本频道为节点信息发布频道,请关注频道查询节点技术问题。 海阔天空聊天群,专业节点总群。节点信息频道。欢迎大家关注去各自需要的群: https://t.me/ping789 闲聊群,专门用来聊天。群消息已设置每24小时自动清除,所以不会对大家手机容量造成负担。
https://t.me/pi678 节点总群,只讨论节点和生态
https://t.me/pi56789 节点信息总频道,重要信息发布和节点文档都在这里


国内还没有电报应用程序的请使用btok(币用)不需要翻墙。
币用(Btok)入口:BTOK是方便国内不能去电报群的梯子,BTOK进去不用梯子
0.plus/ping789 闲聊群 https://0.plus/pi678节点总群
在此,微信群“或许”不会在延续重复创建群了。
德國管理員搞了一個Pi節點端口檢測頁面,大家可以試試
https://pi-mods.de/nodeports.php
Btok用户如何开启查看全部置顶消息操作步骤:

点→我的→设置→通知和声音→打开置顶消息
Back to Top

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,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。

Copyright ©2025 Picn.cc. All Rights Reserved.